
基本信息
王林均,男,博士研究生,1982年生,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邮箱:wlj0825@foxmail.com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BIM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城市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贵州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专家、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灾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近3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及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项目13项。2018年主持教改项目《基于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获贵州省第九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21年主持教改项目《核心课程引领、素质能力导向、多方协同育人—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贵州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
科研项目
[1]. 黔东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对Cu-Au多金属成矿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18.01
[2]. 贵州省三叠系软硬互层地层流变特性及滑坡成灾机制研究,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19.01
[3] 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时间:2020.10
[4] 福泉市古桥保护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8.03
[5]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平台应用服务,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8.04
[6] 四川南江坪河碳酸岩成因,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8.04
[7] 都安高速项目BIM咨询服务项目,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8.07
[8] 贵州省救灾物资、避难场所和应急指挥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8.10
[9] 普定三维激光扫描项目,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9.07
[10] 土壤磁化率测试项目,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19.07
[11] 北京新机场至德州高速公路京冀界至津石高速段第ZT3标段BIM技术服务,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0.07
科研成果
[1] Wang L J, Mi M, Zhou J X, et al. New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the Maozu carbonate-hosted epigenetic Zn-Pb deposit in NE Yunnan Province, SW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2018, 101: 578-594. (SCI收录)
[2] Wang L, Zhang W, Yang B, et al. Solubility measurements in Na-F-CO3-HCO3-H2O system at (308.15 and 323.15) K and development of a Pitzer-based equilibrium model for the Na-F-Cl-SO4-CO3-HCO3-H2O system[J].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2019, 131: 88-96. (SCI收录)
[3] 王林均,张搏,钱志宽等.单轴压缩下两类脆性岩石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27(04):699-705. (CSCD收录)
[4] 王林均,周家喜,王劲松.黔东南那哥花岗斑岩中辉砷钴矿的发现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8,38(06):716. (CSCD收录)
基本信息
杨成,男,博士研究生学历,1979年生,苗族,贵州凯里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有机固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贵州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贵州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成员、省林业厅湿地中心专家库成员、省教育厅首批创新创业导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网评专家及多家企业顾问。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主持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贵州省林业局特色林业产业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厅项目3项,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多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著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科信能环杯”奖(三等)(指导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贵州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
主要科研项目
[1] 喀斯特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赋存特征及迁移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16.01
[2] 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免脱水完全资源化利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18.11
[3] 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免脱水完全资源化利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18.11
[4] 竹笋加工废弃笋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0.09
[5]餐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合作协议,,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1.04
主要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孟凡非,康铁东,杨成等.化肥减量施用对蔬菜地氮素流失控制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11):2603-2608.
[2] 崔丽芳,杨成,杨爱爱等.污泥提取液的肥效评价及其对万寿菊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1,(03):76-82.
2、授权专利
[1] 杨成等. 一种麻疯树饼粕提取物的复合酸洗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1910157710.8
[2] 杨成等.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 发明专利.ZL 202010195771.6
[3] 杨成等. 竹笋壳高价值综合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 ZL 201610063076.8
基本信息
何璘,女,工程硕士,1981年出生,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邮箱:22076939@qq.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地区城乡聚落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城市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三等奖、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参与省级一流线上课程《贵州民族建筑》的录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承担地方政府咨询报告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荣获2023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荣誉称号。
科研项目
[1].安顺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1.02
[2].花溪区麦坪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1.09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何璘.绿色建筑技术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建筑技术,2017,48(05):458-460
[2].何璘;周颖悟.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83-87 ( CSCD收录)
2、专著教材
[1].何璘;吴迪. 建筑设计课程指导用书(二年级).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
基本信息
尹新雅,女,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计算同位素地球化学、建筑环境、区域生态环境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利用同位素信息重建古环境演化、贵州喀斯特环境下的生态功能区及其生态服务研究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对建筑及区域规划的响应。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粘土矿物吸附过程的锂同位素平衡分馏及动力学分馏计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时间:2017.01
基本信息
王建祥,男,工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 教授,邮箱:wangjx1112@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绿色建筑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工程理论及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1)建筑及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态纤维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学特性、微细观损伤机理、数值分析及耐久性研究;工业固废的高附加值转化与生态化应用)。(2)沥青混合料及结构力学特性(沥青及再生沥青混合料静、动力性能研究;沥青混凝土结构性能及数值分析)。主持及参与的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青年基金1项、校级项目1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它纵向课题3项;参与校级教研项目5项。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1部;负责2024年贵州省级“金课”1门(土木工程概论);副主编教育厅资助特色教材1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排名第一)。
科研项目
[1] 王建祥(主持),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生态纤维机制砂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及细观损伤机理研究,立项时间:2023.01
[2] 王建祥(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心墙坝防渗体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力特性及细观机理研究,立项时间:2018.05
[3] 王建祥(主持),新疆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大坝防渗体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抗震工作性态研究,立项时间:2017.01
[4] 王建祥(主持),新疆高校科研计划青年基金,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材料动力特性研究,立项时间:2013.01
[5] 王建祥(主持),新疆农业大学校级项目,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响应及抗震性能研究,立项时间:2011.05
[6] 王建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尺度非线性接触分析的边膜回收机理的研究,立项时间:2020.01
[7] 王建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差异旋转运动中惯性力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立项时间:2012.01
[8] 王建祥(参与),新疆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高抗硫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立项时间:2013.01
[9] 王建祥(参与),新疆高校科研计划青年基金,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的配置及力学性能研究,立项时间:2012.01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Wang JX, Tang XJ, Wu Q, Chen CX. Research on Multiple-Factor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Poured Asphalt Concrete[J]. Materials, 2024, 17: 3804. (SCI收录)
[2] Li JH, Tang XJ, Xu XY, Wang JX.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Fiber Geopolymer Concrete[J]. Curremt Materiak Science, 2025,18: 531-540.(EI收录)
[3] Wu Q, Long QJ, Tao J, Zhang HG, Chen CX, Wang JX.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 reducing agent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mechanism of modified hemihydrate phosphogypsum cementitious material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4, 457:139390.(SCI收录)
[4] 王建祥,唐新军,张凌凯.覆盖层厚度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学,2020,38(05):786-790.
[5] 王建祥,唐新军,何建新,张凌凯.考虑多因素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力特性研究[J].材料导报, 2018,32(6):2085-2090.
[6]栾树洋,王建祥*.地震和降雨对乌鲁木齐大学路泥岩边坡影响[J]. 内陆地震,2018,32(02):134-140.
[7] 王建祥,唐新军,张凌凯.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应力-应变试验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6,34(7):63-66.
[8]栾树洋,王建祥*.建筑场地剪切波速测试数据统计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16,38(11):109-112.
[9] 王建祥,李双喜,李建华.心墙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正交试验及优化分析[J]. 施工技术,2015,44(12):54-56.
[10] 王建祥,刘亮,张媛媛.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4,25(4):119-122.
[11] 王建祥,慈军,张凌凯.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2):197-201.
[12] 王建祥,唐新军,凤炜.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材料参数对其工作性状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4):103-106.
[13] 王建祥.本构模型参数对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位移的影响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4):53-58.
[14] 王建祥,唐新军,李晓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人民黄河,2012,34(5):134-138.
[15] 王建祥,李晓庆,郑文英.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承载力仿真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31(4):29-33.
[16] 王建祥,唐新军,李双喜.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变形能力分析优化[J]. 河南科学,2011,29(5):576-579.
[17] 王建祥,苏枋,李双喜,等.基于ANSYS的工程结构仿真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04):67-70.
[18] 王建祥,胡景龙,李双喜,等. L形短肢剪力墙有限元仿真试验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345-349.
[19] 王建祥,苏枋,唐新军.配筋率对短肢墙的变形及延性影响的比较与优化[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2):51-54.
[20] 王建祥,苏枋,胡景龙,等.T形短肢剪力墙静力性能有限元仿真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703-708.
[21] 王建祥,苏枋,胡景龙,等.短肢剪力墙静力性能数值模拟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4(2):26-28.
[22] 王建祥,胡景龙,苏枋,等.双肢短肢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拟静力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75-78.
2、专著教材
[1] 王建祥,何建新,王相峰.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及数值分析.北京:中国建设科技出版社, 2024.
[2] 古丽夏提,胡景龙,王建祥,等. 结构力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获奖及荣誉
[1] 2010年8月,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
[2] 2011年3月,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3] 2012年5月,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优秀论文),第一作者;
[4] 2013年10月,被评为“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
[5] 2014年5月,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优秀论文),第一作者;
[6] 2015年10月,获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7] 2016年1月,被评为省级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8] 2017年1月,被评为省级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9] 2017年8月,获第十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10] 2018年5月,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11] 2021年3月,获首届高校教师创新大赛校级三等奖,排名第一。
基本信息
冯健雪,男,工学博士,1985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邮箱:Fjxgeo@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领域重大基础设施设计与安全评估研究,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地基固结理论和基础工程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5年来,主持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校级科研人才团队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岩土力学》和《工程力学》等刊物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参与翻译《室内土工试验手册》(第三卷:有效应力试验)。
科研项目
[1]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非饱和土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时间:2021.01
[2] 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中桩-土界面弱化机理及桩基长期承载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项目,立项时间:2023.01
[3] 基础设施智慧运维与安全控制创新团队,校级科研人才团队项目,立项时间:2024.01
[4] 非饱和土中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预测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21.01
[5] 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非饱和土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立项时间:2019.10
[6] 桩与海洋软土界面的固结力学性能演化机理研究,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立项时间:2021.04
[7] 基于无人机H3S全息三维实景物联大数据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1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Feng JX, Ni PP, Mei GX. One-dimensional self-weight consolidation with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conditions: Solution and application to clay-drain reclam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2019, 43(8): 1634-1652. (SCI收录)
[2] Feng JX, Ni PP, Chen Z, Mei GX, Xu MJ. Positioning design of horizontal drain in sandwiched clay-drain systems for land reclamation[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0, 127: 103777. (SCI收录)
[3] Feng JX, Chen Z, Chen DQ, et al.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of consolidation of composite ground with floating impervious column in unsaturated soil[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22, 148(10): 04022061. (SCI收录)
[4] Feng JX, Ma XR, Liu XW, Wang L, Wu ZJ, Mei GX.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structured soft soils with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Calculation and Design in Engineering. 2024, 40, (1):5. (SCI收录)
[5] Mei GX, Feng JX, Xu MJ, Ni PP. Estimation of Interface Parameter for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with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22, 22(3): 04021292. (SCI收录)
[6] Chen Z, Xiao T, Feng JX, et al. Mathema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ile-soil interface boundary for consolidation analysis of soil around permeable pipe pile[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21, 58(9): 1277-1288. (SCI收录)
[7] Xiao T, Ni P, Chen Z, Feng JX, et al. A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for consolidation of ground with local permeable pipe pile[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2,143:104590. (SCI收录)
[8] Chen DQ, Ni PP, Zhang XL, Mei GX, Feng JX.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Unsaturated Soils with Vertical Drains Considering Well Resistance and Smear Effect under Time-Dependent Loading.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21, 147(9): 04021055. (SCI收录)
[9] Chen DQ, Ni PP, Li YL, Mei GX, Xiao L, Feng JX.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a finite domain convection-diffusion model for chloride intrusion into RC seawall [J]. 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22, 118: 103002. (SCI收录)
[10] Yang WT, Ni PP, Chen Z, Feng JX, Mei GX. Consolidation analysis of composite ground improved by granular piles with a high replacement ratio considering over lapping smear zones[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3, 162: 105636. (SCI收录)
[11] Zhang XY, Luo K, Wang TC, Jiang MJ, Feng JX, Mei GX.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Coarse-Grained Soil Under Triaxial Test Based on PFC-FLAC Coupling Method.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2023, 60(4): 323-329. (SCI收录)
[12]冯健雪, 陈征, 李勇义, 梅国雄. 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线性加载地基一维固结解析解. 工程力学, 2019, 36(6): 219-226. (EI收录)
[13]王龙,冯健雪,刘文化等.裂隙膨润土边坡稳定性及锚固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22,225(6):29-35. (核心期刊)
[14]蒙宇涵, 陈征, 冯健雪, 李红坡, 梅国雄. 初始孔压非均布下一维地基砂垫层优化研究. 岩土力学, 2019,40(12): 4793-4800+4812. (EI收录)
[15]张福友, 冯健雪, 陆志宇, 杨济铭, 梅国雄. 喀斯特地区新型异形灌注桩承载特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1, 38(02): 92-99. (CSCD收录)
2、授权专利
[1] 适用于具有连通孔道的岩溶地区的新型布袋锚杆,2019;
[2] 基于固结有限层的粘弹性基坑开挖的应用程序V1.0,2018;
[3] 一种基于PIV技术的非饱和土-桩相互作用观测实验装置,2021;
[4] 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桩基桩-土界面力学特性试验装置,2023;
[5] 一种电渗排污透水管桩,2020;
[6] 一种斜向孔洞透水管桩,2020;
[7] 一种适用于岩溶空腔的锚拉抗滑桩,2020;
[8] 一种适用于岩溶空腔的充气锚,2020;
[9] 一种伞状岩溶抗浮桩,2020;
[10] 一种防止岩爆的平衡气压系统,2020。
基本信息
吕文高,男,工学博士,1981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lvwengao-0509@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及复杂结构的数值分析与性能评定,长期致力于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的损伤与破坏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贵州民族大学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9篇,出版编著1部,同时担任工程力学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
[1]. 基于锈蚀拉索断裂的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潜在失效机制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时间: 2020.09.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Wengao Lu,Zheng He.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corrosion-induced configuration alteration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floating systems,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7, 22(12): 1-18. (SCI收录)
[2]. Wengao Lu,Zheng He. Vulner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corroded large-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under marin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16, 30(1): 1-12. (SCI收录)
[3]. Wengao Lu, Zheng He. Effect of cable corrosion on nonlinear elastic stability of girder in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floating systems, STRUCTURES, 2022, 37: 893-904. (SCI收录)
[4]. Yantai Zhang,Zheng He,Wengao Lu,Youfu Yang. A spectral-acceleration-based linear combination-type earthquake intensity measur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8, 22(8): 1479-1508. (SCI收录)
[5]. 吕文高, 何政. 竖向荷载作用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极限承载能力与失效模式分析, 工程力学, 2022, 39(5): 145-158. (EI收录)
[6]. 谢开仲, 吕文高, 覃乐勤, 蒙方成. 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破坏评估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2): 53-59. (EI收录)
2、专著教材
[1]. 吕文高; 王巧; 王林均; 刘涛. 贵州省福泉市古石拱桥安全评估与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20.
基本信息
张搏,男,工学博士,1985年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zhangbo_dzs@126.com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岩体力学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11月至今,任职于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12月,晋升副教授职称。现为贵州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专家库成员,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主持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项,贵州省教育厅项目1项,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教材1部。
科研项目
[1] 复杂应力状态下现浇磷石膏应力阈值与破坏准则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21.01
[2] 基于CT技术的红黏土桩-土作用试验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19.01
[3] 贵州红黏土桩-土作用的 CT 试验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立项时间:2018.10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Zhang B, Cui X, Wang L, et al. Rock Fracture Response Exposed to Hydraulic Fracturing: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Rate on Aperture Pattern[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SCI收录)
[2] Fu X, Zhang B, Wang L, et al. Stability prediction for soil-rock mixture slopes based on a novel ensemble learning model[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3, 10: 1102802. (SCI收录)
[3] 付晓娣,张搏,王林均等.基于融合算法的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22,30(05):1538-1548. (CSCD收录)
[4]张搏,李晓,王宇.排量对水力压裂网络扩展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26(06):1516-1522. (CSCD收录)
3、授权专利
[1]. 张搏,崔新怡,柏亚楠,杨军龙. 透水混凝土铺装结构及其护理方法. 发明专利. CN202110190308.7, 2022.08.09
[2]. 张搏. 一种用于CT扫描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装置. 适用新型专利. ZL 2019 20423066.X, 2019.11.26

基本信息
张吉,男,工学博士,1982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jzhang2007@126.com。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讲《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原理》等课程。参编结构工程相关教材/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贵州省科技基金各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与贵州省教育改革课题各1项。指导学生获2020年全国结构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金奖1项。
科研项目
[1].基于监督学习的建筑构件损坏等级量化方法研究与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21.01
[2].基于深度学习的瑞利阻尼系数确定系统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21.04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刘照球,张吉,荀勇.一种用于墙梁连接计算与分析的改进型膜单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40(02):134-140.(北大核心)
[2].刘照球,张吉.结构分析BIM模型框架和数据转换应用[J].工业建筑,2015,45(02):178-183.(北大核心)
2、专著教材
[1].刘照球, 张吉, 黄鹤.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3、授权专利
[1].张吉等. 一种拼接板材和家具. 实用新型专利. ZL 2022 2 2017975.8
4、软件著作
[1] .张吉等. 荷载与可靠度教学平台. 2023SR1016025
基本信息
苏恒瑜,女,工学硕士,1984年3月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邮箱:suhygzmd@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矿山开采技术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致力于绿色-智能矿山开采技术体系。近5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横向委托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科研项目
主持:
[1]. 隐伏小断层诱发瓦斯异常带的预测方法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黔教合KY字[2021]108
[2]. 贵州紫森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盘州市仲恒煤矿煤矸石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12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Hengyu Su, Ziyi Wang and Shu Ma, Research on Rock Damage Evolution Based on Fractal Theory-Improved Dynamic Tensile-Compression Damage Model,Energies,2022.( SCI收录)
[2].Hengyu Su and Shu Ma,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high and steep slopes under deep bench blasting vibration in open-pit mines,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2022.( SCI收录)
[3].Ziyi Wang , Hengyu Su , Chang Luo , Shu Ma and Heng Ding,Particle Flow Simulation of Failure Process of Defective Sandstone under Different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under True Triaxial Action,( EI收录)
[4].Hengyu Su, Chang luo,Yichao Jia &Ziyi Wang,Study on roof movement law of local flling mining under peak cluster landform,scientific reports,2023,( SCI收录)
2、授权专利
[1].苏恒瑜,肖俊贤,黄明,余进江. A Coal Mine Underground Gas Content Detection and Warning Device. 发明专利.
[2].苏恒瑜,肖俊贤,黄明,胡洪森,余进江. A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 Disaster Warning. 发明专利.
[3]苏恒瑜,一种矿山采矿安全防护装置,发明专利.ZL202123106296.X
[4]苏恒瑜,一种矿山开采边坡安全预警装置,发明专利.ZL202123105784.9
基本信息
卢震,男,工学博士,1992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1165732060@qq.com。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沥青路面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材料技术研究,围绕环保沥青材料的开发、废弃生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沥青路面养护与改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沥青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改性机理阐释、沥青宏微观指标关联性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科研项目
[1] 废食用油残留物改性乳化沥青行为表征及其微观机理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立项时间:2023.01
[2] 赤泥改性沥青的制备、作用机理与性能优化研究,贵州民族大学一般项目,立项时间:2024.01
[3] 贵阳市赤泥在道路工程中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4
[4] 贵州开磷有限公司马路坪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水文地质及采空区调查,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7
[5] 开阳县双阳磷矿、平安磷矿一矿及丰源磷矿巷道围岩质量分级与巷道支护论证研究,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3.10
科研成果
[1] Zhen Lu,Rui Qiu,Bo Zhang* and Linjun Wa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waste engine oil and organic montmorillonite on properties of bitumen: Conventional, high-temperature rheological, and self-healing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364 (2023) 129946.(SCI收录)
[2] Xiongfei Zhao, Zhen Lu*, Hengyu Su, Qiaoli Le, Bo Zhang and Wentong Wang. Effect of Sasobit/Waste Cooking Oil Composite on the Physical, Rheological, and Aging Properties of Styrene-Butadiene-Rubber (SBR)-Modified Bitumen Binders[J].Materials 2023 16(23) 7368.(SCI收录)
[3] Zhen Lu; Aimin Sha* and Wentong Wang. Permeability Evaluation of Clay-quartz Mixtures Based on Low-Field NMR and Fractal Analysis[J]. Applied Sciences. 2020 10 1585.(SCI收录)
[4] Zhen Lu; Aimin Sha*; Wengtong Wang and Junfeng Gao. Studying the Properties of SBS/Rice Husk Ash-Modified Asphalt Binder and Mixture[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4545063. (SCI收录)
[5] Zhen Lu; Aimin Sha*; Junfeng Gao, Meng Jia,Wentong Wang. An Improved Predictive Model for Determining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Artificial Clayey Soil Based on Double T2 Cut-Offs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5323820.(SCI收录)
[6] 卢震,陈开圣.橡胶黏土混合土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39(02):250-257. ( CSCD收录)
基本信息
吴琴,女,工学博士,1989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wuqin0508@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型建筑材料与组合结构及新型空间盒式结构研究,致力于研究绿色建筑材料与传统结构组合的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建筑结构体系。主持贵州省科技厅项目1项,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科研项目
[1] 装配式改性磷石膏组合结构设计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21.04,主持;
[2] 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抗侧性能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基金科研项目(一般项目),立项时间:2023.01,主持;
[3] 现浇磷石膏承重墙及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的破坏机理和承载力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12.01,参与;
[4] 大跨度混凝土折板式密肋网壳的力学性能及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16.01,参与。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吴琴,张华刚,杨想红,马克俭,王林均.现浇磷石膏-混凝土网格式框架组合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协同工作性能分析[J].空间结构,2021,27(1):44-51.(CSCD收录)
[2] 吴琴,张华刚,李富江,张鑫,魏艳辉,马克俭.网格式框架的等效抗侧刚度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7(1):76-82.(EI收录)
[3] Qin Wu, Huagang Zhang, Hongniao Chen, et al. Seismic behaviour of cast-in-situ phosphogypsum- reinforced concrete grid frame composite walls[J],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rticle ID 1529137, 17 page, Volume 2019. (SCI收录)
[4] 张华刚,吴琴,贾晓飞,等.现浇磷石膏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3):127-134.(EI收录)
[5] 吴琴,张华刚,贾晓飞,等.现浇磷石膏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36(5):150-157.(EI收录)
2、编制标准
[1] 《装配式空腹楼盖钢网格盒式结构技术规程》,DBJ43T 351-2019,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参编,2019.08.30发布,2020.03.01实施。

基本信息
钟伟,男,工学硕士,1982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正高级工程师,
邮箱:1316993717@qq.com
个人简介
有较为丰富的行业从业经历,在以下单位工作10余年: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主持负责了众多特殊结构桥梁的监测(控)、检测项目,并获得行业奖项。于2021年5月入职贵州民族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桥梁健康监测,桥涵、隧道、钢结构、边坡监测(控)、检测,风险(稳定性)评估。
主持多个横向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赛并获得省赛一等奖,参与编写《公路桥梁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教材等。
获奖情况
[1]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2022.7;一等奖,指导老师:钟伟、陈传向;三等奖,指导老师:钟伟、张吉;三等奖,指导老师:钟伟、陈传向。
[2] 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1)遵义至瓮安公路江界河大桥桥梁检测及养护维修设计(二等奖);
(2)黔织高速公路六冲河特大桥桥梁施工监控及成桥检测(二等奖);
(3)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抵母河特大桥外观质量及荷载试验检测(二等奖);
(4)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望亨北盘江大桥桥梁荷载试验检测(二等奖);
[3] 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奖:
(1)黔织高速公路六冲河特大桥桥梁施工监控及成桥检测(二等奖);
(2)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龙场渡槽施工监控及充水试验检测(二等奖)。
科研项目
[1].贵州省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坡老寨3#渡槽施工监控技术服务,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1.10
[2].贵州玄武岩强风化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立项时间:2022.12
[3].纳晴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咨询服务,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3.11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钟伟;李斌;余果. 拉索“一次张拉到位法”在大索力独塔斜拉桥建设中应用研究,公路, 2019 ,64 (07):160-165 ( 中文核心期刊 )
[2].钟伟;李斌;孙钦刚. 基于空间优化折线法的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施工技术, 2019 ,48 (S1):1083-1087 ( 中文核心期刊 )
[3].温江凡;钟伟. 钢管立柱与贝雷梁组合拱架结构形式比选分析,公路, 2015 ,60 (01):80-84 ( 中文核心期刊 )
[4].田仲初;钟伟;蒋田勇;谢海波. 开口薄壁箱平转施工拱桥重心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10):83-87 ( 中文核心期刊 )
2、专著教材
[1]. 应江虹,苏龙,钟伟,张建平等.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
基本信息
陈传向,男,工学博士,1990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邮箱:ccx039@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材料结构与新型结构(FRP纵筋和新型FRP箍筋及全FRP复材增强组合结构、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建筑垃圾和矿山废弃物等)的研究与应用。近5年来,主持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1项,负责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科研项目
[1] 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村二组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鉴定,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6
[2] 贵阳市花溪区董家堰村二组自建房安全性鉴定,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10
[3] FRP复材筋受压力学性能研究,贵州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立项时间:2023.01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Chuanxiang Chen, Zhenyu Wang, Wei Zho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confined with external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jacket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22, Vol. 25(1): 14–27. ( SCI收录)
基本信息
刘涛泽,男,博士研究生学历,1981年,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环境修复及环境材料研发的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主持和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目前已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RSC Advances》,《Geochemical Journal》,《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中国环境科学》,《水土保持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取得多项相关国家专利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1] 氮沉降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碳固定和碳、氮循环耦合机制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地区项目,立项时间:2022.01
[2] 玄武岩和花岗岩风化过程的Li、Mg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单列子课题,立项时间:2020.01
[3] 喀斯特筑坝河流水安全与调控对策,国家自然基金-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基金项目单列子课题,立项时间:2017.12
[4] 2022年贵州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项目,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9
毕节烟草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筛选评价、创制与应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性和综合效应评价,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4
主要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Xu Q, Liu T, Li L, et al.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distillers grains with clay minerals for enhanced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and methylene blu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1, 340: 125725.
[2] Xu Q, Liu T, Liu B,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hydrothermal liquid products from distillers grai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 316: 115275.
[3] Liu T, Li F, Jin Z, et al. Acidic leaching of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cadmium, cobalt, chromium, copper, nickel, lead, and zinc from two Zn smelting slag materials incubated in an acidic soil[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238: 359-368.
[4]李亮亮,代良羽,高维常等.贵州省典型覆膜耕地残膜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31(11):2189-2197.
2、授权专利
[1] 刘涛泽等.一种安全、简单和有效降低城市污泥营养物质淋失的方法.发明专利. ZL201610701697.4
基本信息
王章鸿,男,汉族,贵州麻江人,1987年生,工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
2012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20年3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至今,任职于贵州民族大学。近五年,共发表中英文论文逾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9篇(一区2篇,二区7篇(含2篇ESI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论文2篇、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项目2项(江苏省科研创新计划和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
主要科研项目
[1] 稀土催化热解贵州地区多组分农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效处理农村含磷废水材料的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2022.04
[2] 贵州地区新兴农业固体废弃物催化共混热解特性分析,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立项时间:2021.12
[3] 稀土催化热解贵州地区多组分农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效处理农村含磷废水材料,贵州民族大学校一般项目,立项时间:2021.10
[4] 适用于工业应用的燃煤装备SCR系统大数据平台开发,横向委托,立项时间:2022.02
主要科研成果
[1] Wang Z, Sun Y, Shen L Y, et al. Photo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strategies in C–F bond activ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J].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2022, 9(3): 853-873.
[2] Wang Z, Liu G, Shen D, et al. Co-pyrolysis of lignin and polyethylene with the addition of transition metals-Part I: Thermal behavior and kinetics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2020, 93(1): 281-291.
[3] Wang Z, Shen D, Wu C, et al. State-of-the-art on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from biomass[J]. Green Chemistry, 2018, 20(22): 5031-5057.
[4] Wang Z, Shen D, Wu C, et al. Thermal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pyrolysis of cellulose and polyethylene with the addition of transition metals[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8, 172: 32-38.
基本信息
李庆宏,男,工学博士,1992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liqinghong@gzm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废气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循环回用研究;清洁生产配套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宽禁带半导体/有机生物杂化光电探测器件及其环境净化等方面研究;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机理及防护;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包括各种新型环境净化功能催化剂的设计、固载化工艺及失活机理研究。近5年来,主持参与包括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创新基金项目等5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软著1项,以第一起草人身份参与编写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金属切削液现场管理及再生回用规范》。与团队研究的“长效环保切削液开发及其净化再生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项目成果已在航空航天、船舶、核电等国家重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科研项目
[1] 基于电荷诱导聚结协同尺寸筛分效应的油水分离膜性能调控研究,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在研
[2] 水包油乳化液中微生物新陈代谢对铝合金的腐蚀机理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在研
[3] 基于新型光电催化法的机床切削废液高效净化再生及装备研发,上海市临港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专项,结题
[4] 高效油水分离设备研发及其在机加工领域的应用,上海市创新基金项目,结题
[5] 机加工切削废液再生回用技术及装备,上海市创新基金项目,结题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 Qinghong Li, Yaohua Dong, Mingmou Han, et al.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AISI 1045 carbon steel in metalworking fluid containing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J]. Lubrication Science, 2022, 34(6): 398-413.(SCI收录)
[2] Qinghong Li, Lihua Dong, Yi Yang, et 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AISI 1045 Carbon Steel in Metalworking Fluids Containing Pseudomonas xiamenen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20, 15: 470-483.(SCI收录)
[3] Guangcan Luo, Ziling Zhang, Yabing Wang, Qun Deng, Shengtao Pan, Tengfei Wang, Qinghong Li, et al. A Self-power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 with van der Waals Schottky junction based on TiO2 nanorod arrays/Au-modulated V2CTx MXene[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156:83-91.(SCI收录)
[4] 李庆宏, 陈景浩, 申媛媛等. 切削液中类产碱假单胞菌对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J]. 表面技术, 2021, 50(5): 269-280.(EI收录)
[5] 李庆宏, 韩明眸, 申媛媛等. 微生物对切削液稳定性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 2021, 46(3):11-16.(中文核心)
[6] 李庆宏,杨懿,吴泽琦等. 切削液的微生物劣化对碳钢耐腐蚀行为的影响[J]. 润滑与密封,2020, 45(10):14-21.(中文核心)
2、授权专利
[1] 一种有机锡污染海水的净化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CN200910053626.8
[2] 一种负载型石墨烯/TiO2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9589958A
[3] 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多孔吸附过滤陶瓷及制备方法. CN108178619A
[4] 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多功能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13292A
[5] 一种切削液清洗装置及切削液循环再生系统. CN202310962252.1
[6] 在温和水溶液环境下制备H-SiO2-VO2(M)涂层的方法. CN202210856947.7
[7] 一种切削废液再生回用处理装置. CN208883805U
[8] 一种有机锡海水处理装置. CN203295252U
3、软件著作
[1] 含油污水水质分析及处理控制软件 V1.0. 软著登字第2651694号

基本信息
周颖悟,男,风景园林硕士,1979年出生,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
邮箱:596522536@qq.com。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探究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融入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绿色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技术,包括节水灌溉、可持续排水系统和太阳能照明等技术的集成;历史园林的保护和修复,探索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效结合方式,城市及郊区的休闲空间规划研究,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休闲体验;研究气候变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并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景观建设策略。

基本信息
李 丞,男,工学博士,凯里学院校级学术带头人,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讲师,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贵州民族大学和佛山大学硕士生导师。
邮箱:licheng_730@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以滑坡危险性评价、滑坡灾变机理和地震作用下滑坡动力响应特征为研究方向,开展了从灾前预测-灾中解译-灾后快速评价的理论研究。2013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2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北大核心以上期刊13篇,其中SCI论文7篇,EI2篇,CSCD3篇,北大核心1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4项;主持科研项目6项(经费总计146.5万元),其中,青年基金(C类)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级金课1门,参与省级金课1门。指导学生获鲁班杯全国BIM大赛二等奖1项、首届贵州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1项和贵州省挑战杯大赛二等奖1项。
科研项目
[1] 考虑水平、垂直加速度影响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持,立项时间:2023(直接经费30万元,配套经费24万元)
[2] 基于电阻率法的降雨型碎石土滑坡损伤演化过程及其致灾机理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项目),主持,立项时间:2024(直接经费20万元,配套经费20万元)
[3] 基于力学机理的贵州省威宁地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主持(已结题),立项时间:2022(直接经费5万元,配套经费5万元)
[4]凯里学院博士发展项目(BS20230101),主持,立项时间:2022(直接经费20万元)
[5]凯里学院学科平台一体化建设团队项目(YTH-TD20253I),主持,立项时间:2025(直接经费19万元)
[6]凯里学院学科平台一体化建设个人项目(YTH-XM2024011),主持,立项时间:2024(直接经费3.5万元)
[7].装配式塑性可控铰双钢板-泡沫金属结构体系受力性能及多目标优化研究,国自然地区项目,参研,立项时间:2024
[8].冻融损伤土体的颗粒破碎及临界状态特性研究,国自然青年基金,参研,立项时间:2018
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Li, C., Su, L.J.*, 2021. Influence of critical acceleration model on assessments of potential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hazards in Shim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Landslides 18(5), 1659–1674.(SCI,引用次数15)
[2].Li, C., Su, L.J.*, Liao, H.J., Zhang, C.L., Xiao, S.Y., 2021. Modeling of rapid evaluation for seismic stability of soil slope by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Comput. Geotech. 133, 104074.(SCI,引用次数18)
[3].Li, C., Wei, S.H., Xu, X.Q.*, Qu, X.*, 2022. Modelling of critical acceleration for regional seismic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s by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Front. Earth Sci. 10, 830374.(SCI,引用次数3)
[4].Li, C., Zhao, X., Xu, X.Q.*, Qu, X.*, 2024.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oek-Brown parameters and equivalent Mohr–Coulomb parameters in the calculation of slope critical acceleration and permanent displacement. Sci. Rep. 14, 15128.(SCI,引用次数1)
[5].Li, C., Qu, X.*, Li, T.*, 2025. A hybrid 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fo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within a fluid heat exchanger. Phys. Fluids (SCI, 录用待刊)
[6].李丞,苏立君*,张崇磊,蒋关鲁,肖思友,2021. 粉土密实度对斜坡动力响应特性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2(11): 4124-4136.(EI,引用次数7)
[7].李丞,苏立君*,2020. 不同随机场模拟对斜坡失稳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042(003):17-23.(CSCD,引用次数3)
[8].李丞,蔡立明,张伟锋,侯建香,董凯,苏立君*,2021. 初始渗流场对渣土场边坡降雨入渗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043(002):1-9.(CSCD,引用次数22)
[9].李丞,张永进,曾科,徐兴倩,屈新*,2024. 基于图表法的岩质斜坡永久位移快速计算方法.长江科学院院报. 41(6):130-135(CSCD,引用次数0)
[10].李丞,赵熹,徐兴倩,屈新*,2024. 基于图表法的土质斜坡永久位移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工业建筑. 54( 12) :214- 220. (北大核心,引用次数0)
[11].Xu, X.Q., Wang, H.J., Qu, X., Li, C.*, Cai, B., Peng, G.C., 2022. Study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model of laterite. Front. Earth Sci. 10, 1035692.(SCI,引用次数7)
[12].Ji, X.X., Wang, J.H., Liu, H., Hao, J., Ruan, J., Li, C.*, Zhang, W., As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