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网站首页

以青春之力,筑乡村振兴之路——贵州民族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乡村振兴实践》暨建筑工程学院微光·星火兴乡实践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营仪式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6:56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9日,贵州民族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乡村振兴实践》暨建筑工程学院微光·星火兴乡实践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营仪式在花溪区青岩镇摆早村村委会举行。本次开营仪式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尹新雅主持,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青岩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陆波、摆早村支书赵金文、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璘、摆早村委员代表、课程授课教师熊媛、杨跃华、周泉及建筑工程学院2022级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学生出席本次开营仪式。

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同志作发言。他首先代表青岩镇对课程的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参与课程的师生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深入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并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乡村振兴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更是青年的时代责任。激励青年学子扎根乡村、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璘同志感谢青岩镇党委和政府一直以来对建筑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强调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更需要创新活力。同学们要牢记三点:一是俯下身去,读懂乡村需求;二是沉下心来,练就过硬本领;三是扛起责任,争做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本次课程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涵盖产业振兴、文化传承、生态宜居、社区治理等模块,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青岩镇摆早村支书赵金文对摆早村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他提到,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下辖行政村,位于青岩镇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丘陵地带,平均海拔约1100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少数民族多为苗族和布依族,民族文化活动丰富。主导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部分农户从事生猪、家禽养殖。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代表金庆往在会上作发言。他提到,作为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自己深知这片土地需要什么。2022级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同学将带着“自找苦吃”的精神,用专业知识破解乡村难题,让青春在田野上绽放光芒!

最后,青岩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陆波同志宣布《乡村振兴实践》课程暨微光·星火兴乡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据悉,本次课程将持续两个星期,师生将通过基地调查、村民访谈、调研乡村振兴案例、社区座谈、乡村振兴方案讨论等环节,预计在7月底进行乡村振兴方案汇报暨成果展览,我们共同期待摆早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步步生花,处处向好!

图文:蒙雨琴、郝依依

一审:周 泉

二审:陆忠婷

三审:何 璘